站点图标 产品经理的人工智能学习库

BERT和Transformer到底学到了什么

好文分享

好文分享

【导读】BERT提出的这一年,也是NLP领域迅速发展的一年。学界不断提出新的预训练模型,刷新各项任务指标,业界也不断尝试在工程问题中引用BERT、XLNet等预训练模型,那BERT为什么能有这么好的效果,深入其原理本身,又究竟好在哪里?在AI ProCon 2019大会上,新浪微博机器学习团队AI Lab负责人张俊林为大家深入分享了《BERT和Transformer到底学到了什么?》。

张俊林:BERT和Transformer两者间是什么关系?BERT 提出后,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:BERT效果这么好,为什么?

Transformer是特征抽取器,和CNNRNN并列用于特征抽取的一种深层级网络结构,而BERT可视为一种两阶段的处理流程,这个流程使用的框架便是Transformer,再简单解释,你可以理解为BERT利用Transformer学会如何编码、存储信息知识。这是两者的关系。

在Transformer和BERT 之前,大家最常用的是CNN、RNN、EncoderDecoder三大技术,覆盖了NLP领域80%的技术与应用,Transformer和BERT比它们好在哪里?每层网络学到了什么?多学了哪些知识?这些问题都是我一直在思考的,想在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目前的一些研究结论。

今天分享的第一部分是关于BERT和Transformer的简介。从基本原理、流程、优缺点以及改进点讲起,带领大家对它们有更直观的了解。

第二部分,介绍下打开Transformer和Bert模型结构黑盒的探寻方法。多层的Transformer 学习了哪类知识、以什么形式编码、编码哪一类的特征、每一层擅长解决什么问题,要想了解这些,需要有些方便的手段理解这个黑盒子,本部分介绍目前有哪些常用的技术手段来探寻这些问题,介绍主流的探寻方法。

第三部分,也是大家最关心的内容,通过上述介绍的探寻方法来研究BERT的参数,看看它包含的奥秘,我们可以得到一些结论:BERT到底学到了什么?有预训练模型比无预训练模型到底多学习了什么?这部分介绍目前的一些结论。

最后,再和大家分享一些现有的结论与经验。虽然在Bert在工程应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,比如模型太大导致的在线推理延时高等问题,但是我想只要算法效果好,工程应用不是阻碍,总能够有办法克服。

第一部分:BERT和Transformer

大家都知道,BERT是2018年10月提出来的,提出后无论是在工业界还是学术圈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,根本原因就是模型效果太好了,让人不得不服,随后各种应用也取得了一些突破性的结果。之前我写过一篇文章《Bert时代的创新:Bert在NLP各领域的应用进展 》,介绍了一些应用情况,总体而言,BERT在各应用方向中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,但不同领域中也存在一些不同的情况。如果把BERT视为NLP领域中一项里程碑式工作,相信大家对此不会质疑。

BERT取得了这么好的效果,让大家不禁想:将BERT尝试应用于自己的业务中,是否可以带来好的业务效果提升?BERT模型本身又有哪些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索与思考呢?

我整理归纳了看过的文献数据,BERT在NLP各个领域中的应用基本都有效果提升,但是不同领域的提升效果有所不同,同一领域中任务不同、数据集不同使提升效果也有所不同。下面简单概述一下某些领域的应用效果情况(截止2019 年 5 月):QA领域中大多都尝试使用了BERT模型,性能提升了30%到70%; 阅读理解领域应用BERT后性能有30%到50%的提升;信息检索领域,短文档检索性能提升比长文档性能提升更明显,短文档提升了25%到106%,长文档提升了20%到30%;在对话机器人领域中,目前BERT可以使性能提升5%到40%;(这跟具体应用、子任务有关系,有些子方向比较适合用BERT,有些可能不太适合。)文本摘要领域提升也不明显,大约有10%左右,貌似BERT的潜力还未发挥出来;其他应用诸如中文分词、文本分类、文本生成都尝试在工作中使用BERT,但是提升效果不太明显。

到这里,我觉得有一个问题大家需要思考:看到这些结果和结论,问自己一下为什么会这样子?为什么BERT对于不同的NLP应用领域促进效果相差这么大,背后的原因是什么?这是一个好问题。刚刚讲到的都是BERT在应用方面带来的改进效果,从BERT出现到今天,BERT之前的Transformer到现在也已经有两年多的时间,而无论是BERT还是Transformer,大家对它们复杂的内在机理了解并不多,但这是值得探索的,有助于大家加深对BERT和Transformer的了解。

虽然BERT比较新,效果也好,但一定也存在一些缺点,它既然有缺点我们就可以找到它的缺点,改造缺点,让模型越来越强,效果越来越好。接下来,我列举一些BERT的可能改进方向:

第一,文本生成模型。什么是文本生成呢?机器翻译中把你英文句子输入模型把它翻译成中文,这是生成类的任务;文本摘要,也是典型的生成类任务,模型从文章中摘出三句话作为主题内容的概括。虽然使用BERT模型在生成类任务中提升了效果,但提升不多,BERT在生成类任务中的作用还没有发挥出来,应该有更好的改造方法,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研究方向,如果这方面能做好,在很多的生成类任务比如机器翻译、文本摘要的工作都会取得巨大的成果。

第二,结构化知识引入。把人学好的结构化的知识引入模型,如何在BERT中加入结构化知识,这也是一个有价值的改进方向,可以直接用来解决我们手头知识相关的NLP任务。

第三,多模态融合。我们现在应用BERT大多数时候还是在文本,其实多模态的场景应用非常多,比如发一条微博,里面包含很多的信息,有你发的文本内容、图片、视频,还有社交关系在里面,要想充分理解一条微博,不仅要好好理解它的文本,还要理解图片讲了什么、视频讲了什么,这是不同的模态。不同模态又该怎么做到更好的融合?把BERT融入不同的模态体系,这肯定是非常有前景的BERT的改进方向。

第四,更大、更高质量的训练数据。怎么把数据量及训练方法进一步优化,是个简单直接的优化方向。目前很多证据证明:直接增加训练数据规模和质量,直接就会对Bert效果有明显提升,这说明我们还没走到预训练模型的天花板。BERT刚开始做预训练的时候数据量大约十几G,假设有一家公司财大气粗,钱不是问题,可以用无限量数据做预训练,那么毫无疑问Bert效果会有大幅度的提升。但是现在有人做这个事吗?没有,因为这太烧钱了。从现有的结果来看,假设某位同学很有钱,说我想改造一下BERT,很简单,加大数据规模,然后数据的形态更丰富一些,数据质量更高一点,你就做这个事,把数据堆上去,有可能做出比目前能看到BERT更好的指标。通过增加数据继续提升BERT效果,虽然这没有什么技术含量,但其实是一个简单易行的解决方法。

第五,更合适的训练目标和训练方法。这个也是相对简单的改进方向,但是其实是特别容易见效的,目前也有一些工作。

第六,多语言融合。现在做的BERT是单语言,不同语言之间怎么在Bert体系里面融合起来,这也是目前BERT值得改进的好方向之一。

当然还有其它优化方向,因为不是今天主题,所以不一一细说了,接下来,和大家分析一下BERT和BERT的层级结构。

如图所示,这是Transformer典型的层级结构,Transformer由若干个Block堆叠而成,作为基本构件,每一个Block里是一个小生态系统,里面又涉及很多技术,其中四个最关键的子部分:Layer Norm、Skip Connection、自注意力和前馈神经网络。

BERT由两阶段构成,每个阶段有自己的特点和目标。第一个阶段是预训练阶段,第二个阶段是Fine-Tuning阶段。预训练阶段用大量无监督的文本通过自监督方式进行训练,把文本包含的语言知识以参数形式编码到Transformer中,Fine-Tuning一般是有监督的,数据量比较小,在模型结构上做分类任务以解决当前任务。第一阶段跟第二阶段怎么连接起来的?在预训练阶段Transformer学到了很多初始化的知识,第二阶段就把初始化网络学到的语言知识拿来用,Fine-Tuning引入新的特征解决你的问题。

所以,为什么BERT效果这么好?为什么以前的模型效果没有BERT好?因为,第一阶段编码了文本中大量的语言学知识,在Bert之前,没有用那么多的文本数据,而且是无监督的方式。那么我们关心的是:BERT里的Transformer到底学到了什么?比传统模型多学了什么知识?这是关键。

应该说,Transformer和BERT都还不十分成熟,结构又复杂,实际应用也很复杂,如果没有对它们的深入了解、不知道它们的结构及优缺点,我们就很难能更好的改进它们,以得到更好的BERT和Transformer。怎样能加深对它们的认识呢?这就是接下来要和大家深入探讨的内容。

第二部分:探寻方法

我们说了,Bert通过预训练,学到了语言知识,那么这些知识在哪里?就在Transformer的参数里。但是,我们看到的都是一堆参数,就是大量的数值,看不出里面的含义,于是问题转化成了:我们怎么知道多层的Transformer的每层都学到了什么,有什么方法可以看出来它学到了什么?一般把这些技术叫做探寻方法,那么常用的探寻方法有哪些?

在开始讲BERT的探寻方法之前,先从DNN这个著名的黑盒系统开始讲起。大家都知道DNN效果好,但每个神经元学到了什么,不知道;也看不到,不好理解,能看到就是一个神经元的响应值或大或小;神经元之间的关系也不知道,大家不理解DNN是怎么工作的。学术界早就意识到这个问题了,自从DNN出来之后,好多人试图寻找方法,试图让大家理解DNN是怎么工作的,探寻每个神经元学了什么。特征可视化是典型的破解黑盒的方法,这个方法在图像领域中很常用,但并不是通用的。今天要讲的是BERT和Transformer的探寻方法。

目前有几种典型的方法,第一是可视化(2D t-SEN),用2D图的方式展示。如下图所示,用Transformer的每层的特征,各自把名词、短语进行聚类,同一颜色代表同一类的短语,如果聚类效果好,说明这层编码了这类知识。通过这种方法,进而知道哪一层适合解决什么问题,编码哪些知识,这是典型的可视化方法。

第二个方法是Attention图。对探索Transformer所学到知识的探寻手段来说,Attention图是非常关键的方法,它可以形象地观察一个单词和其它单词的关系,联系的紧密程度。如下图所示,看一看介词’at’和谁的关系更密切?连接线越粗,表示联系越紧密,值越大边就画得更粗一点,发现跟’Auction’更粗,证明了BERT学到了介词和主名词之间的关系,更重要是通过Attention图的方式能够知道学到了哪些知识。

第三种方法是Probing Classifier。对于Transformer某一层某个单词的Embedding节点,如果想知道它学到了什么东西,怎么做?我们把Transformer结构参数固定住,保持不变,知识已经编码在参数中,需要找到一种探寻方法,知道每个层次学到了什么。如下图所示的例子很直观,Transformer参数固定住,最高层Transformer对应的单词有个Embedding,表示通过各层学到的知识,怎样知道这个Embedding学到了什么?上面加入一个小分类网络,这个网络结构很简单,我们不希望它自身学习过多的知识,只希望它利用Transformer已经编码好的知识去进行词性标注,如果能标注正确,表明Transformer这一层已经编码学到了词性标注相关知识,如果标注错误表明没有编码这个知识。利用这样一个简单分类器来完成某个具体任务,而分类器里面的参数很少,基本没有什么参数,所有的决策信息来自于Transformer本身学到的知识,如果任务能够解决得很好,也就说明了Transformer中存储的与这类任务相关的知识比较多。这样就探测出了Transformer每一层到底学到了哪类知识。

还有一种改进方法叫做Edge Probing Classifier。它和Probing Classifier的区别是什么?Probing Classifier只能判断一个单词对应的Embedding节点学到了什么,但对于很多任务来说有其他的需求。比如如果我们需要知道一个短语、两个单词和三个单词学到了什么,或者句中的A单词和B单词是什么关系,如何通过Edge Probing Classifier方式来获知它学到了什么知识呢?如下图所示,Transformer仍然固定参数,简单分类器的输入变成多节点输入,上面的Span可能覆盖一个片段,如一个单词,两个单词,然后构建一个简单的分类器解决分类任务,进而观测预测的精准性,根据预测准确性,来获知到底学到了什么知识。它和Probing Classifier的主要区别是能够同时侦测多节点编码的知识。

上面介绍的是一些常用的探测方法,有了这些探测方法,就能够去看看Bert或者Transformer到底学到了什么知识了。如果归纳一下目前的研究结论的话,大致概述一下:BERT训练好之后,低层Transformer主要学习自然语言表层的特征,中层学习编码句法信息,高层编码了NLP的语义特征。很多实验都已证明这一结论。

怎么得出的这个结论?上图的一系列任务中说明了为什么会得出这个结论。POS、成分分析、DEPS、Entities、SRL、COREF、关系分类,从上到下,越往下这个任务越需要偏向高层语义的知识才能解决好。POS词性标注是简单任务,偏向表层特征,关系分类则是纯语义的任务,不理解语义便无法很好的解决任务,从上到下逐渐趋向语义任务。柱状图表示要解决这个任务,发挥作用的是Transformer的哪些层,得分越高,代表需要的层深越高。如关系分类任务的9.40和POS任务的3.39,意味着,关系分类任务更依赖于Transformer高层的贡献,POS任务的信息主要从Transformer低层中获取,从图中可以看出,随着层深逐步增高,任务逐步趋向语义任务。

如果只把Transformer分为低、中、高层,这还是有些粗糙,我们希望再深入、更细致地剖析每层的作用大小。如上图所示,横坐标表示Transformer有24层,纵坐标代表发挥作用的大小,指标高代表这一层发挥的作用越大。从图中可以看出,解决好词性标注任务,第一层、第二层、第三层、第四层贡献最大,其他层贡献不太大。用的是什么方式?就是上面刚刚讲到的Probing Classifier方式,说明Transformer低层比较适合解决表层特征的任务,词性信息都被编码在这里,也说明了低层编码了表层和句法知识。从细分图得出的具体结论可概括得到:句法知识具备Layer局部性,对某些层依赖性大,而语义知识,不具备Layer局部性,知识编码在各层中。

上面得到的结论是符合预期的,而接下来的这个结论比较有意思。如下图中标红所示,Transformer高层倾向于编码语义知识,低层编码句法知识,而高层语义知识会对低层句法知识有反馈作用,经过高层语义指导修正底层的句法特征。‘他在季后赛中抽了多伦多六支安打’,多伦多是个多义词,可代表地名,也可以代表一个运动队,如果我们把这句话输入Transformer或BERT结构中,到底在某一层编码的是‘多伦多’,还是‘多伦多队’?这是我们希望知道的。

可以通过观察0到12层的黄蓝占比来判断每层的编码知识,黄色表示判断出‘多伦多’为(地名),蓝色认为是一个(队名),从图中我们看出,0层、1层、2层基本上不会认为是‘多伦多队’(队名),判断‘多伦多’是(地名);而高层中‘多伦多队’占比凸显了,为什么如此?因为Bert发现了句中的单词Smoked(抽打),发现了它和单词”多伦多”存在施动-受动关系后,就更倾向于判断多伦多是个队名,这种语义知识是在高层编码的,它反过来会影响中低层的判断,从而说明了高层语义知识反过来可以修正低层的句法知识。

下面我们说明Transformer三层(低层、中层、高层)到底具体编码了哪些语言学知识。低层对单词位置信息的编码比较充分。横坐标表示层深,可以看到第2层的结果就已经很好了,而第四层编码的预测结果则下滑的非常严重,说明低层对单词位置进行编码,高层已经基本丢失了位置信息,无法解决位置信息任务;位置信息主要在低层来编码学习的,高层编码了低层单词之间形成的结构信息,位置信息只是低层给高层使用用于构造单词之间结构关系。

此外,低层还对短语信息进行编码、对特殊符号进行编码。

中层是对句法信息的编码。句法预测任务中,横坐标是24层的每一层,这是效果指标。哪层对句法预测效果比较好,效果好也就意味着编码信息更多,可以看出3到8层对句法预测比较好。

高层对语义信息进行编码。如下图所示指带消解任务,代词’He‘和‘She’可以指带什么?BERT是否学习了?从图中可以看出指代关系已经编码到BERT特征中了,因而解决效果比较好。

第三部分:BERT 的预训练比无预训练过程多学了什么?

预训练模型用上面提到的Probing Classifier方式完成探测后,再用无预训练、不用初始化的模型直接学习的模式,两者进行实验对比。我们会发现:无预训练模型在句子长度预测任务表现要好于预训练模型BERT,说明了预训练模型靠牺牲部分表层特征表达能力,获得了更多、更丰富的复杂特征表达能力。

我们知道目前有很多不同的预训练模型,它们之间相比,有什么异同?Bert预训练模型相对其它模型多学到了什么?相对于Cove、Elmo等其它模型,Bert模型编码了更多的句法信息,语义信息大致相当。另外,BERT比GPT多学了什么东西?因为BERT层数更深,更有利于编码语义特征。最后,相对传统模型比如RNN和CNN,ELMO多学了什么东西?ELMO通过预训练,比CNN学到了更多、更长的上下文特征。

最后我们概括一下,Bert的Transformer低层学了表层特征,中间层学了句法特征,高层学了语义特征,虽然目前都有相关工作在进行,但还不够细致,需要做更深入的探索,相信未来会有更多更好的研究出现。我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,谢谢大家!

拓展阅读

此前,我们也曾多次为大家分享了张俊林老师的技术文章,大家可回顾阅读:

本文转自公众号AI科技大本营,原文地址

退出移动版